健康跟著走
  • 找診所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找資訊
    • 2022-08-14 每日頭條
    • 2022-08-13 每日頭條
    • 2022-08-12 每日頭條
    • 2022-08-11 每日頭條
    • 2022-08-10 每日頭條
    • 2022-08-09 每日頭條
    • 2022-08-08 每日頭條

家長當心!兒童染新冠恐出現「MIS-C」症候群 台大醫:「這6大症狀」是警訊,嚴重恐休克

  •   新聞
  • 投稿作者
  • 以亦

台大症候群當心兒童警訊症狀休克 文章 參考資訊

photos放大顯示

6歲男童睿睿感染新冠病毒痊癒後,又得到「MIS-C」症候群,幸好在台大醫院團隊專業治療下,順利康復出院(台大醫院提供)。

最近台灣的新冠疫情逐漸走下坡,但今年以來已經有超過300萬人確診,其中兒童就佔了兩成。也就是說,目前台灣大約有60萬兒童確診。雖然絕大多數的兒童都是輕症,但家長們要注意兒童可能發生罕見的「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嚴重時可能導致休克、心臟衰竭。

6歲小男孩睿睿5月時確診新冠肺炎,雖然當時是輕症而且順利康復,沒想到6月時竟然發燒到39.8度,同時出現紅疹、淋巴結腫脹、舌頭出現斑點,還一度因為休克、心臟衰竭進入加護病房。不僅如此,睿睿的弟弟也出現發燒、嘔吐、淋巴結腫大等症狀,在一般病房接受治療。兩兄弟都得到MIS-C讓媽媽吳小姐心急如焚,幸好經過台大醫療團隊細心救治後,睿睿與弟弟已經順利康復出院。

MIS-C是什麼?

MIS-C全名為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是感染新冠病毒後2到6週可能發生的併發症,通常發生於18歲以下的兒童或青少年。

台大醫院小兒部副主任張鑾英指出,確診患者出現MIS-C的機率大約是萬分之三,國外MIS-C患者年齡從10多歲到20多歲都有。台灣的患者主要是5到11歲的兒童,年齡中位數在6歲,而男生又比女生多一些。

為什麼會發生MIS-C?

MISC的致病機轉可能是,新冠病毒攻擊人體後,有特殊體質的兒童產生免疫風暴,體內的血管發炎,表現出全身多系統發炎的症狀。有推測是兒童未接種疫苗,加上少數患者本身有自體免疫疾病,才比較容易發生MIS-C。

MIS-C會有哪些症狀?

由於MIS-C可能會使心臟、呼吸系統、腎臟、神經、凝血功能、腸胃道、皮膚發炎受傷,表現出來的症狀很多元,包括:

發燒出疹子結膜炎草莓舌淋巴結腫脹腸胃症狀:腹痛、腹瀉、盲腸炎、胰臟炎心肌炎心臟衰竭少數個案有凝血功能異常MIS-C死亡率有多高?

張鑾英指出,國外研究報告指出MIS-C的死亡率在2%。

MIS-C如何治療?可以治好嗎?

張鑾英說,MIS-C的治療涵蓋多種藥物,包括免疫球蛋白合併類固醇、廣效型的抗生素、免疫調節劑、抗凝血藥物等,醫師會視患者症狀給予不同的藥物治療。

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初期,由於對科學界這個疾病的機轉與治療方式還不清楚,MIS-C死亡率較高。但疫情發展到現在,只要在MIS-C出現症狀的急性期有快速診斷、治療,患者大致上都能恢復。

台大醫院小兒部副主任林銘泰指出,如果在MIS-C的急性期有把病患照顧好,後續的恢復狀況就會很好。針對MIS-C可能引發的心臟、冠狀動脈受損、心肌炎等,九成以上患者經過治療後,心血管都能恢復正常功能。

該如何預防MIS-C?

要預防MIS-C,最重要的是預防感染新冠病毒,以及感染後導致重症。

張鑾英強調,打疫苗是降低MIS-C風險很好的方式。接種2劑BNT疫苗,可以降低八到九成的MIS-C風險。

要如何判斷家中小孩可能有MIS-C?

台大醫院兒童醫療團隊提醒家長,當家中幼兒受到新冠病毒感染,康復之後的6個星期內,出現以下6大症狀必須提高警覺:

發燒合併出疹紅眼腸胃道不適淋巴結腫活力減低尿量減少

責任編輯:劉芮菁核稿編輯:陳宛欣

#1 MISC - 搜尋
包含MISC的標籤,共1篇文章 · 家長當心!兒童染新冠恐出現「MIS-C」症候群台大醫:「這6大症狀」是警訊,嚴重恐休克 · 相關醫師.
#2 家長當心!兒童染新冠恐出現「MIS
#3 小朋友確診後若出現這些症狀台大醫:恐為MIS
15 小時前 — 全台確診新冠肺炎者累計超過300萬例,兒童約占20%左右,當中絕大多數兒童都是輕症,復原狀況良好,但也要小心極少數兒童出...
#4 新知文章資訊輕鬆看
家長當心!兒童染新冠恐出現「MIS-C」症候群台大醫:「這6大症狀」是警訊,嚴重恐休克.


心碎綜合症症狀心碎症候群死亡心碎症候群心碎症候群檢測心碎症候群分手

疫情之下 篩檢不停!媽咪寶貝健康保衛戰開始 兒童
2 週前

疫情之下篩檢不停!媽咪寶貝健康保衛戰開始

近年國人晚婚與高齡生育比例增加,婚後、孕期與嬰幼兒健康的檢查也愈加重要,但受到疫情影響,民眾減少至醫療院所進行篩查,...

銀髮族貧血勿輕忽!小心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 症候群
6 年前

銀髮族貧血勿輕忽!小心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

photos放大顯示(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貧血是銀髮族常有的現象,時常被誤認為是身體老化的現象而輕忽,當長期症狀未...

BA.4、BA.5症狀更不舒服!呼吸困難增3倍、住院率飆50% 這些年齡層最嚴重 兒童
2 個月前

BA.4、BA.5症狀更不舒服!呼吸困難增3倍、住院率飆50%這些年齡層最嚴重

本土新冠疫情看似有在降溫,不過現在很多國家又面臨了Omicron新變異株BA.4和BA.5的威脅,國外研究發現BA.4、BA.5的患者在臨...

預防大腸癌不能只管便祕!醫:這十大症狀都要小心! 症狀
5 年前

預防大腸癌不能只管便祕!醫:這十大症狀都要小心!

在台灣,惡性腫瘤連續多年蟬聯十大死因第一位,其中的大腸直腸癌,每年新發生病例已突破1.5萬人,發生人數連續9年居冠,亟需...

兒童雞精與變聰明、長高無關 反會傷孩子健康! 兒童
8 年前

兒童雞精與變聰明、長高無關 反會傷孩子健康!

photos放大顯示(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如果你曾以為,讓孩子贏在起跑點的秘訣法寶,來自於一瓶瓶兒童雞精,那做...

器官移植成功第一 振興換心台大換腎高庚換肝 台大
13 年前

器官移植成功第一振興換心台大換腎高庚換肝

  醫界超級比一比!健保局統計近十年各大醫院器官移植存活率的排行榜,振興醫院在心臟移植手術方面拔得頭籌,台大醫院則在...

耳鳴可能是失智前兆!這種耳鳴大腦退化警訊 4種人最容易耳鳴 警訊
5 個月前

耳鳴可能是失智前兆!這種耳鳴大腦退化警訊4種人最容易耳鳴

許多長輩都有耳鳴的困擾,耳鳴有藥可醫嗎?網路節目《如果云知道》主持人鄭凱云,特地邀請醫師解答。 300萬人有耳鳴困擾根據...

遭車追撞 頭部急速向後又立即回彈!小心「揮鞭症候群」上身,醫曝48小時內出現4症狀要注意 症候群
9 個月前

遭車追撞頭部急速向後又立即回彈!小心「揮鞭症候群」上身,醫曝48小時內出現4症...

26歲年輕男性,參與卡丁車競速遭車追撞,原以為無大礙,卻沒想到返家後出現頭暈想吐等症狀。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復健部主任蕭安...

胃食道逆流,竟是「食道癌」元凶之一!食道癌能自我檢查嗎?消化內科醫師點名:出現4症狀就得注意 症狀
3 週前

胃食道逆流,竟是「食道癌」元凶之一!食道癌能自我檢查嗎?消化內科醫師點名:出...

photos放大顯示食道癌顧名思義就是原發在食道的癌症,依照位置及型態可以分為兩類,第一是佔全部食道惡性腫瘤約9成的「鱗狀...

糞便潛血篩檢「陽性」,大腸鏡晚一點再做?當心大腸癌風險提高6成 當心
4 天前

糞便潛血篩檢「陽性」,大腸鏡晚一點再做?當心大腸癌風險提高6成

近年來,多位知名藝人因為大腸癌離世,也喚起國人對於大腸癌的警覺,根據衛生福利部癌症年報顯示,大腸癌高居國人癌症發生率...

1922熱問/確診了,怎麼拿到抗病毒藥?可以自費買嗎?怎樣領到藥? 兒童
3 個月前

1922熱問/確診了,怎麼拿到抗病毒藥?可以自費買嗎?怎樣領到藥?

國內COVID-19疫情進入高原期,每日新增確診者越來越多,上週五(5/13)起到診所看病,若快篩陽性,醫師會評估是否須預先開立...

Omicron死亡數已超過Delta 兒童染疫佔20% 兒童
3 個月前

Omicron死亡數已超過Delta兒童染疫佔20%

國內COVID-19疫情連續6天維持6萬多例,何時達到疫情高峰猶未知,雖然Omicron病毒被認為較少引發重症,不過一項澳洲研究卻顯...


全台健保診所查詢

最新文章

疫情未降溫!今新增案例仍破2萬!本周病例數較上周持續上升 4例兒童重症都沒打疫苗
疫情未降溫!今新增案例仍破2萬!本周病例數較上周持續上升 4例兒童重症都沒打疫苗
疫情未降溫!今新增案例仍破2萬!本周病例數較上周持續上升 4例兒童重症都沒打疫苗
疫情未降溫!今新增案例仍破2萬!本周病例數較上周持續上升 4例兒童重症都沒打疫苗
食譜/改善更年期盜汗!補腎又助調節荷爾蒙-豆皮鱸魚包佐山藥玉米汁
食譜/改善更年期盜汗!補腎又助調節荷爾蒙-豆皮鱸魚包佐山藥玉米汁
連馬英九都曾得B肝!肝基會歡慶成立28年 推動肝病篩檢、C肝根治,肝病不再是國病!
連馬英九都曾得B肝!肝基會歡慶成立28年 推動肝病篩檢、C肝根治,肝病不再是國病!
莫名血糖不穩、肚子痛小心是胰臟癌早期症狀!穴位保養助胰臟恢復功能 降血糖、治肥胖
莫名血糖不穩、肚子痛小心是胰臟癌早期症狀!穴位保養助胰臟恢復功能 降血糖、治肥胖
親子共學首選!臺灣金融演進史寶庫—中國信託文薈館喜迎第40萬人次貴賓
親子共學首選!臺灣金融演進史寶庫—中國信託文薈館喜迎第40萬人次貴賓
3步驟不再收到詐騙簡訊!安卓、iOS手機操作一次看
3步驟不再收到詐騙簡訊!安卓、iOS手機操作一次看
乳癌女業務割鼻瘜肉,驚見二度罹癌!1表自檢鼻咽癌風險 導航式螺旋刀新利器
乳癌女業務割鼻瘜肉,驚見二度罹癌!1表自檢鼻咽癌風險 導航式螺旋刀新利器
大腸癌分五期,在「這期」發現治癒率近100%!專家提供大腸癌1分鐘自我檢測,有「這4大症狀」要注意
大腸癌分五期,在「這期」發現治癒率近100%!專家提供大腸癌1分鐘自我檢測,有「這4大症狀」要注意
夏天就會看到的「三伏貼」是什麼?增強免疫力、改善過敏...真有這麼厲害?有什麼禁忌?一次解析
夏天就會看到的「三伏貼」是什麼?增強免疫力、改善過敏...真有這麼厲害?有什麼禁忌?一次解析

健康影音

健康跟著走
© 2020 健康跟著走.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