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從頭害到腳 上課教你中醫多管齊下,中藥、艾炙、耳穴、針炙可治病可消症狀
糖尿病慢性病中藥針灸血糖腦中風中醫眼睛腎臟症狀重症耳穴急症艾灸瘋中醫中醫介入 文章 參考資訊


每天吃藥,還要打針,糖尿病已經成為現代人最常見的慢性病,而且糖尿病不只是一種疾病,它會影響全身多器官,從眼睛、耳朵到腎臟、心臟、腳等,無一不受影響。治療糖尿病不只可以吃西藥,其實中醫也有許多方法可以幫忙控制。在這次的「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免費網路課程中,將邀請重量級中醫師來為大家講解如何用中醫艾灸、耳穴治療和頭皮針等方式改善症狀,並介紹中醫也能治療急重症,歡迎大家來了解中醫。
中醫治糖尿病有兩千年經驗
本次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的課程是在7/3下午2點到4點線上舉行,義大醫院中醫部部長蔡金川將分享中醫如何治療糖尿病。一般人以為糖尿病只能由西醫治療,蔡金川說,其實我們的老祖宗早在兩千年前就觀察到糖尿病了,黃帝內經中「膏粱之變,足生大疔」,講的就是吃太好、營養太過,導致糖尿病足的例子。
看更多:天氣超熱正確刮痧法學起來!中醫師曝刮痧訣竅 緩解身體熱症、肩頸痠痛、頭暈頭痛
古代沒有血糖檢測,所以沒有糖尿病的病名,而是稱為「消渴症」。是古代醫家觀察到患者的病因是過食肥甘、五臟虛弱、情志失調,病機是陰虛內熱津虧,而出現消渴症狀。中醫並把消渴分成上消、中消、下消。
糖尿病「下消」恐已有腎病變
《醫方集解》提到,「渴而多飲為上消,肺熱也。多食善饑為中消,胃熱也。渴而小便數有膏為下消,腎熱也。皆火盛而水衰也。上輕中重下危,如上中平則不傳下,腎消小便甜者為重。」即把其中的上、中、下消對應糖尿病從輕到重的進程,先是多喝、然後多吃,到「飲一升、溲一升」多尿症的下消期,即代表已經出現糖尿病腎病變了。
看更多:三伏貼藥餅增加滋補配方、耳珠療法 不只防冬病,幫新冠康復者防腦霧等後遺症
蔡金川說,很多糖尿病患者不希望長期服用西藥,想改以中醫方式進行治療。事實上整體而言,現代中醫確實能夠透過中藥調理,甚至透過中醫艾灸、耳穴治療和頭皮針等方式,不只能幫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還能改善各種症狀。
針灸可快速解決西藥麻醉藥難解的疼痛
另外,本次課程也邀請到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何宗融說明,中醫不只是「慢慢調理體質」,在急重症上的治療也很拿手。例如在急診時緩解腸胃炎和運動傷害等急性疼痛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中醫介入處置,可快速減輕急診壅塞,減少病人反覆進出急診或治療於急診觀察區。有許多西醫藥嗎啡無法處理的急性疼痛,針灸對急性疼痛有立即性的效果,讓病人快速舒緩疼痛。
中醫及早介入治療,中風、腦傷更快好
而無論是感染、創傷、中風等所造成的腦傷治療,中醫配合針灸醒腦開竅,刺激腦部活動,與活血化瘀的中藥,在急性、治療及療養期,以中醫針灸、中藥越早介入治療刺激,促進腦血循環,腦中風病人復原效果加乘,針灸也可大幅降低中風復發風險。
中醫到底如何幫助這些疾病更快速復原?趕快參加免費課程。課程免事先報名,但要趕快上線,因為每次上課只有200人。只要用網路查詢關鍵字「瘋中醫基金會」即可找到入口,或上「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網站https://reurl.cc/l9kRVl 查詢。
看更多:腦霧、疲勞、思考反應慢有藥醫!研究這款科學中藥可治腦霧 補中益氣等藥可治疲勞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
→一場百年大疫影響我們有多深?帶您一探疫情下的人生百態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
降血糖 中藥 處方吃中藥頭痛腦中風 注意事項糖尿病中藥處方降血糖科學中藥針灸電療中風前兆頭痛降血糖 中醫輕微中風治療中醫針灸推薦
本土+18高雄情侶檔再燒12例確診!幼童染疫4大症狀曝光,發燒占最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公布國內新增7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8例本土個案及6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
減肥攻略大曝光!醫授1進食法欺騙胃部創造飽足感2大進食關鍵減少熱量攝取
夏天即將到來,許多民眾也開始進行減肥大作戰!減肥專科醫師邱正宏表示,胃彈性大小差距80倍,平常沒有稱大的時候容量約50c....
女星摸到一顆竟是乳癌3期!中醫「一帖藥」輔助癌症治療壓力大也能喝
日前,女星朱芯儀勇敢公開自己罹患乳癌的消息,讓不少人心疼也為她加油打氣,她也在《健康2.0》節目上分享自己的心情,雖然...
打嗝停不下來,凍齡男3個月老了10幾歲全身電腦斷層才發現是心肌梗塞
打嗝停不下來,打到全身虛累累,凍齡男3個月外貌像老了10幾歲,檢查發現竟是冠狀動脈狹窄併發心肌梗塞惹禍。醫師提醒,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