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跟著走
  • 找診所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找資訊
    • 2022-08-14 每日頭條
    • 2022-08-13 每日頭條
    • 2022-08-12 每日頭條
    • 2022-08-11 每日頭條
    • 2022-08-10 每日頭條
    • 2022-08-09 每日頭條
    • 2022-08-08 每日頭條

BA.5真的侵台!重複感染後遺症恐加倍 別以為有無敵星星,BA.5逃脫力強更要加強預防

  •   新聞
  • 投稿作者
  • 聽兒

心血管疾病後遺症疫苗別以為防疫發炎咳嗽發燒新冠肺炎Omicron本土確診BA﹒5長新冠確診後星星無敵星星三個月器官發炎 文章 參考資訊

BA.5真的侵台!重複感染後遺症恐加倍 別以為有無敵星星,BA.5逃脫力強更要加強預防

兩例本土確診案例出現,BA.5真的入侵台灣了。過去指揮中心提到「感染後三個月內不易重複感染」的「無敵星星」,根據美國的分析資料發現,在Omicron變異株BA.5來說是不存在的,而且不但可能會重複感染,還可能重複2次、3次感染。醫師提醒曾經確診者要比未感染者更加注意預防再次感染,否則器官反覆發炎,恐怕後遺症加倍!

看更多:BA.5入侵本土了!新增3.4萬例本土個案 1歲男童心跳停止死亡

  BA.5沒有確診三個月後的「無敵星星」

據指揮中心公布,台灣已經有兩例本土的BA.5感染確診者,由於它的傳播力更強,必須嚴防BA.5襲捲全台。台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表示,根據美國的研究發現,Omicron病毒的再感染率是Delta的3至5倍,而且因為BA.5的逃脫力更強,恐怕沒有所謂的確診後三個月的「無敵星星」。

 

林謂文說,美國的分析指出,過去認為三個月內不會重複感染的指的是BA.1和BA.2,這兩者之間還有一些交叉保護力,所以確實是感染後3個月內不太會重複感染。但是BA.4和BA.5的基因和BA.1跟BA.2差太多了,不但可能有重複感染,甚至短期內二次三次感染都有可能。

  高雄長庚專家警告:BA.5更容易侵犯下呼吸道、更危險

根據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內科教授林孟志在高雄市政府疫情報告時提供的資料指出,BA.4和BA.5相較於BA.2,前二者的突變點位在L452R上,傳染力更強,免疫逃脫的機率更高。他提醒大家不要忽略這兩隻新的變種病毒,因為BA.4、BA.5除傳染力強,也可能比BA.1和BA.2更危險,因為這兩隻病毒株明顯更容易侵犯下呼吸道的肺部。

看更多:BA.4、BA.5症狀更不舒服!呼吸困難增3倍、住院率飆50% 這些年齡層最嚴重

 

BA.5真的侵台!重複感染後遺症恐加倍 別以為有無敵星星,BA.5逃脫力強更要加強預防

  BA.5症狀恐更嚴重

林孟志表示,BA.4、BA.5的症狀可能會比BA.1BA.2的症狀更不舒服、更嚴重,包括疲倦、無力、咳嗽、發燒等臨床症狀都更明顯,病例發生呼吸困難的增加3倍、有噁心嘔吐症狀者增加2.5倍。

 

BA.5真的侵台!重複感染後遺症恐加倍 別以為有無敵星星,BA.5逃脫力強更要加強預防

 

林謂文表示,國外的資料也發現,重複感染的各器官症狀分析,發現再次感染時恐怕不會像以為「確診像是打加強劑疫苗」的作用,讓確診後症狀更輕微,反而發現多器官炎症增加,重複感染會讓身體帶來更大的負荷和挑戰。

  重複感染心血管發炎、心血管疾病風險增

尤其在心血管的傷害來說,心血管反覆發炎後,康復後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輻增加。林謂文提醒尤其是年紀大或是高風險族群,確診康復後再感染的後遺症都可能更嚴重,對健康狀態或是生存餘命都有不良的影響,甚至在歐美的全因性死亡風險統計上,都有上升的情形。

 

因此提醒大家,千萬不要因為本土疫情降溫讓防疫心態鬆懈,曾經確診過的人更要預防再次感染。林孟志認為不只是要打三劑,要打四劑疫苗,才能對免疫逃脫力超強的BA.4和BA.5病毒株有保護作用。林謂文呼籲除了疫苗,口罩和勤洗手的個人防疫要更加強,才不會讓比長新冠更強的嚴重後遺症纏身。

 

BA.5真的侵台!重複感染後遺症恐加倍 別以為有無敵星星,BA.5逃脫力強更要加強預防

  《健康2.0》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看更多:BA.5殺進日、韓,確診數翻2、3倍 本土確診會再日飆8萬例?醫說兩種人感脅最大

 

◎ 圖片來源/高雄市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資料來源/林謂文醫師‧高雄市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健康2.0APP 最新功能防疫小幫手,幫你防疫還讓你抽好禮!點我下載【健康2.0 APP】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 BA.5真的侵台!重複感染後遺症恐加倍 別以為有無敵星星,BA.5逃脫力強更要加強預防




參加101跨年煙火防疫規定一次搞懂! 北市嚴禁4類人不得參加參加 防疫
8 個月前

參加101跨年煙火防疫規定一次搞懂!北市嚴禁4類人不得參加參加

年終最大活動「跨年晚會」再過幾天即將登場,想參加今年台北101跨年晚會的請注意!台北市衛生局宣布「居家檢疫」、「居家隔...

咬人的老鼠是Alpha株、染疫的研究員得的卻是Delta株 傳染源找到了! 新冠肺炎
8 個月前

咬人的老鼠是Alpha株、染疫的研究員得的卻是Delta株傳染源找到了!

台灣本土案例+035天後後,因一位在中研院P3實驗室的女研究人員染疫破功。傳出染疫者發病前疑似遭染病毒的實驗鼠咬傷,但是咬...

身體發炎就是在損害大腦!長達11年追蹤,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多吃2種食物降低失智風險 發炎
3 年前

身體發炎就是在損害大腦!長達11年追蹤,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多吃2種食物降低失...

photos放大顯示長期喝茶、吃魚,似乎能降低失智風險。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與陽明大學合作分析國內民眾飲食攝取與疾病...

清潔忙打掃,在家竟發生中毒 醫說這神級消毒劑和清潔劑混用超危險 咳嗽
7 個月前

清潔忙打掃,在家竟發生中毒醫說這神級消毒劑和清潔劑混用超危險

最近您是否忙著進行年度大掃除?為了要把一年的髒污一次清乾淨,很多人到賣場大買清潔用品,只要標榜「省事、免刷、清潔力強...

賈靜雯深夜發文「掛點滴」,原來是這個病!打點滴真的有神效嗎? 發燒
7 個月前

賈靜雯深夜發文「掛點滴」,原來是這個病!打點滴真的有神效嗎?

去年接連拿下金鐘視后、金馬影后殊榮的女星賈靜雯,日前才看她出席健身用品記者會,卻在深夜看到她在IG限時動態中上傳一張「...

小時候胖不是胖? 未來罹心血管機率高三倍 心血管疾病
10 年前

小時候胖不是胖?未來罹心血管機率高三倍

   小時候胖不是胖?但研究發現,小胖子長大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比一般人多三倍!馬偕紀念醫院小兒心臟科主治醫師林珊...

本土連3日破4萬!激增71例中重症、12人死亡 專家爆7日累計破50萬確診高峰來臨 新冠肺炎
3 個月前

本土連3日破4萬!激增71例中重症、12人死亡專家爆7日累計破50萬確診高峰來臨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5/9)宣布新增40263例本土病例,另外中重症案例更是一下激增71例,最小的重症...

按中指預防腦中風、心血管疾病!3穴道、三玄腕 促循環又助眠 心血管疾病
9 個月前

按中指預防腦中風、心血管疾病!3穴道、三玄腕促循環又助眠

秋冬好發心血管疾病,專家教你按摩3穴位、晚上做三玄腕,促進循環,預防腦中風、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 3穴道促循環中醫師鄒...

男大生熬夜牙周發炎 水波雷射減輕疼痛免緊張 發炎
4 年前

男大生熬夜牙周發炎水波雷射減輕疼痛免緊張

  每年6、7月是許多升學、就業和公職考試的重要時刻,不少莘莘學子或社會新鮮人徹夜苦讀準備考試,作息不正常加上身心壓力...

疫情再飆增874例本土!輕重症分流即起調整:醫院只收4種患者 防疫
4 個月前

疫情再飆增874例本土!輕重症分流即起調整:醫院只收4種患者

本土確診人數持續追高不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公布國內新增98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74例本土個案及108...

感冒能喝什麼?營養師激推4種湯水加速恢復 運動飲料和咖啡這樣喝才對" 發炎
4 週前

感冒能喝什麼?營養師激推4種湯水加速恢復運動飲料和咖啡這樣喝才對"

生病感冒只能「多喝水」嗎?營養師表示,身體正在和病菌戰鬥的時候,補充水分可以加快恢復速度,尤其是伴隨出汗或發燒症狀、...

南部船廠疑爆BA.5家庭與職場群聚 50多歲男子重複感染,12名接觸者陽性 疫苗
3 週前

南部船廠疑爆BA.5家庭與職場群聚50多歲男子重複感染,12名接觸者陽性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25)公布國內新增16,921例COVID-19確定病例、新增53例死亡。同時也新增2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BA.5...


全台健保診所查詢

最新文章

疫情未降溫!今新增案例仍破2萬!本周病例數較上周持續上升 4例兒童重症都沒打疫苗
疫情未降溫!今新增案例仍破2萬!本周病例數較上周持續上升 4例兒童重症都沒打疫苗
疫情未降溫!今新增案例仍破2萬!本周病例數較上周持續上升 4例兒童重症都沒打疫苗
疫情未降溫!今新增案例仍破2萬!本周病例數較上周持續上升 4例兒童重症都沒打疫苗
食譜/改善更年期盜汗!補腎又助調節荷爾蒙-豆皮鱸魚包佐山藥玉米汁
食譜/改善更年期盜汗!補腎又助調節荷爾蒙-豆皮鱸魚包佐山藥玉米汁
連馬英九都曾得B肝!肝基會歡慶成立28年 推動肝病篩檢、C肝根治,肝病不再是國病!
連馬英九都曾得B肝!肝基會歡慶成立28年 推動肝病篩檢、C肝根治,肝病不再是國病!
莫名血糖不穩、肚子痛小心是胰臟癌早期症狀!穴位保養助胰臟恢復功能 降血糖、治肥胖
莫名血糖不穩、肚子痛小心是胰臟癌早期症狀!穴位保養助胰臟恢復功能 降血糖、治肥胖
親子共學首選!臺灣金融演進史寶庫—中國信託文薈館喜迎第40萬人次貴賓
親子共學首選!臺灣金融演進史寶庫—中國信託文薈館喜迎第40萬人次貴賓
3步驟不再收到詐騙簡訊!安卓、iOS手機操作一次看
3步驟不再收到詐騙簡訊!安卓、iOS手機操作一次看
乳癌女業務割鼻瘜肉,驚見二度罹癌!1表自檢鼻咽癌風險 導航式螺旋刀新利器
乳癌女業務割鼻瘜肉,驚見二度罹癌!1表自檢鼻咽癌風險 導航式螺旋刀新利器
大腸癌分五期,在「這期」發現治癒率近100%!專家提供大腸癌1分鐘自我檢測,有「這4大症狀」要注意
大腸癌分五期,在「這期」發現治癒率近100%!專家提供大腸癌1分鐘自我檢測,有「這4大症狀」要注意
夏天就會看到的「三伏貼」是什麼?增強免疫力、改善過敏...真有這麼厲害?有什麼禁忌?一次解析
夏天就會看到的「三伏貼」是什麼?增強免疫力、改善過敏...真有這麼厲害?有什麼禁忌?一次解析

健康影音

健康跟著走
© 2020 健康跟著走.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