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跟著走
  • 找診所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找資訊
    • 2022-08-14 每日頭條
    • 2022-08-13 每日頭條
    • 2022-08-12 每日頭條
    • 2022-08-11 每日頭條
    • 2022-08-10 每日頭條
    • 2022-08-09 每日頭條
    • 2022-08-08 每日頭條

靜坐初學從數呼吸開始!「數息法」超簡單又安全 助身體調節4大元素

  •   新聞
  • 投稿作者
  • 聽兒

身體元素調節安全入門靜坐呼吸王薀炁息數息法初學寬達比丘六妙門入息出息書摘數息 文章 參考資訊

靜坐初學從數呼吸開始!「數息法」超簡單又安全 助身體調節4大元素

由於寬達比丘通達天台六妙門,在他的話談中,總離不開他個人的經驗之談,他表示,一般剛開始學打坐的人,都習慣推薦他們從「數息法」開始,因為這是最安全而且不會有任何副作用的靜坐呼吸法。

 

數息這個法門作用是要收攝人們平常的妄念,藉由數息的過程,除了可以收攝心猿意馬奔騰不息的雜念以外,對於身體的地、水、火、風也有調整的功能。它的方法非常簡單,老弱婦孺皆可學。

看更多:靜坐入門如何擺脫干擾?「止息法」助消除昏沉 簡易2步驟就上手

  靜坐「數息法」分解動作教學

益處:長久行之可以增加專注力,也能使我們心中粗雜的妄息,隨著呼吸漸漸地變成微細並且消失,使身心獲得健康。

 

一、如果個性比較粗心大意者,在數出入息時,較難專心於出入息到十下,可以先數三下為主,出入息心都不能分散,這對於現代人是比較合適。

 

靜坐初學從數呼吸開始!「數息法」超簡單又安全 助身體調節4大元素

 

二、將自己的心專注,隨著出入息緩慢的,從雙鼻孔的鼻尖處吸氣,漸漸專注於吸入的氣,進入到心間,在緩慢的吸入到下丹田。

 

三、數出息時,自下丹田開始,漸漸地注意氣息往心間,再緩緩地由鼻尖處吐出去。

 

靜坐初學從數呼吸開始!「數息法」超簡單又安全 助身體調節4大元素

 

四、重複二、三步驟三次,熟練至氣息漸長,再逐步增加到十次。

 

如果自己妄念雜亂不安,可以把心思專注在呼吸的出息上,吸氣後,在吐氣時心裡默數一,如此反覆數到十;如果有妄念,再從頭數過,如此反覆直到心平氣和,妄念止息為止。

 

如果心思過於散亂、昏沉,無法專注,不妨調整呼吸、專注於吸氣上,在吸氣時心中默數一,吐氣時則不數,如此從一數到十為止,再從頭來過,反覆不歇,這便是簡易的「數息法」。

看更多:靜坐入門「隨息法」調節身體、專注心念!簡易4步驟上手 老弱婦孺都可學

  初學者適合將出入息時間拉長

根據個人的經驗,初學者比較適合將出入息的時間拉長,才比較容易得到安定,如果可以,在一邊數入和數出時,讓氣息充滿全身,再把氣息緩緩地由深處吐出,亦是較易使心獲得專注的方法。

 

如果修持靜坐時間較久,也可以用外的一種方法,讓心比較容易專注、出入息的速度可以快一些,那便是稍快地數一至十,十倒數至一,但必須將專注力停留在鼻端約一拳頭處,來回往返,直到專注力不會受到傳統的所緣法所縛為止,如此較容易截斷內外情境引發的妄念,進入安止狀態。但這僅是一個階段性的訓練,不須長此以往。

看更多:學獅子、蜜蜂平衡自律神經!2招「動物呼吸瑜伽」 培養孩子同理心、專注力

 

◎ 本文摘自/《炁息》王薀老師著 ◎ 圖片來源/善聞文創出版社‧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疫後時代來臨,染疫怎麼辦?與疫共存怎麼防疫?快來看防疫懶人包!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 靜坐初學從數呼吸開始!「數息法」超簡單又安全 助身體調節4大元素




頭痛、耳鳴、月經量少...可能是脾胃出問題了!中醫師的「護胃指南」,一次改善身體11大症狀 身體
6 個月前

頭痛、耳鳴、月經量少...可能是脾胃出問題了!中醫師的「護胃指南」,一次改善身...

photos放大顯示「耳鳴」,是老年人因脾胃問題常產生的症狀之一,通常這些長輩到耳鼻喉科檢查,醫師都會說耳朵沒有器質上的問...

為什麼近視越來越深?問題出在「身體缺氧」 身體
9 年前

為什麼近視越來越深?問題出在「身體缺氧」

photos放大顯示台灣有「近視王國」之稱,根據統計,台灣近視率約42%為世界第一,且逐年攀升。衛生署資料顯示,小學一年級生...

女人身體每7年變化一次,35歲後就走下坡!抗初老關鍵:別讓肚子腳踝著涼 身體
7 年前

女人身體每7年變化一次,35歲後就走下坡!抗初老關鍵:別讓肚子腳踝著涼

photos放大顯示「女性的身體每7年就變化一次」是日本近年正夯的健康話題。其中,又以35歲為分歧點。中醫認為,女性從35歲起...

適度保暖及運動 關節炎患者拒當身體氣象站 身體
4 年前

適度保暖及運動關節炎患者拒當身體氣象站

  入冬之後,氣溫漸低,早晚溫差相當大,對於關節或慢性疼痛的病患來說相當苦惱,身體宛如氣象台,隨著季節或氣候改變波動...

煩躁、焦慮快崩潰?名醫大推「正念呼吸揉肚功」 快速安定神經、促進深層睡眠 呼吸
6 個月前

煩躁、焦慮快崩潰?名醫大推「正念呼吸揉肚功」快速安定神經、促進深層睡眠

現代人時常處於交感神經極其亢奮,令人幾乎分分秒秒處於緊戒備戰狀態,當心靜不下來、壓力指數不斷向上攀升,人就急,跟別人...

慢性發炎就是讓身體持續在悶燒!心臟內科醫師:多補充兩種營養素,替身體滅火 身體
4 年前

慢性發炎就是讓身體持續在悶燒!心臟內科醫師:多補充兩種營養素,替身體滅火

photos放大顯示EPA、DHA可抑制慢性發炎就可抑制人體發炎的各種營養素而言,目前最受關注的是全世界正積極研究的「EPA」(Eic...

補血只能靠吃的?一把吹風機,身體不會鬧貧血 身體
6 年前

補血只能靠吃的?一把吹風機,身體不會鬧貧血

貧血了,吃點補血藥或四物湯就好了?中醫師強調「貧血,絕對不是吃點補血藥這麼簡單!」另外,穴位按摩對改善潛在性貧血的效...

近視雷射相對安全 術前應謹慎評估 安全
9 年前

近視雷射相對安全術前應謹慎評估

   雷射屈光手術已經問世近三十年左右了,但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出現雷射近視手術不安全的傳聞。雖然手術本身的確是不可能百...

免疫細胞療法更安全有效 樹狀細胞治療抗癌生力軍 贊助 安全
2 個月前

免疫細胞療法更安全有效樹狀細胞治療抗癌生力軍贊助

根據衛福部公布的資料顯示,癌症已經連續39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榜首,每年約新增癌症患者11萬人,死亡人數更是超過5萬人,各...

別以為沒關係!半夜小腿抽筋,隱藏的身體警訊是.... 身體
7 年前

別以為沒關係!半夜小腿抽筋,隱藏的身體警訊是....

photos放大顯示隨著年紀增長,半夜小腿抽筋(腿部痙攣)的症狀愈來愈嚴重。劇烈疼痛後,腳就好像骨肉分離般痛到無法走。還常...

「嘴巴乾不乾、想喝冷水還是熱水?」從口渴看出你身體的健康狀態 身體
6 年前

「嘴巴乾不乾、想喝冷水還是熱水?」從口渴看出你身體的健康狀態

photos放大顯示口渴不渴能反映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態。口不渴,或者口渴而不想喝水,或者想喝熱水,都表示我們體內陽氣不足,寒...

抗寒先破關卡:身體最容易受寒兩大部位是… 身體
5 年前

抗寒先破關卡:身體最容易受寒兩大部位是…

寒流一波波來襲,卻頻傳有人感冒,甚至心肌梗塞奪命,在低溫下要保命保健康必需注意保暖。到底人體有哪一些部位最需要保暖?...


全台健保診所查詢

最新文章

疫情未降溫!今新增案例仍破2萬!本周病例數較上周持續上升 4例兒童重症都沒打疫苗
疫情未降溫!今新增案例仍破2萬!本周病例數較上周持續上升 4例兒童重症都沒打疫苗
疫情未降溫!今新增案例仍破2萬!本周病例數較上周持續上升 4例兒童重症都沒打疫苗
疫情未降溫!今新增案例仍破2萬!本周病例數較上周持續上升 4例兒童重症都沒打疫苗
食譜/改善更年期盜汗!補腎又助調節荷爾蒙-豆皮鱸魚包佐山藥玉米汁
食譜/改善更年期盜汗!補腎又助調節荷爾蒙-豆皮鱸魚包佐山藥玉米汁
連馬英九都曾得B肝!肝基會歡慶成立28年 推動肝病篩檢、C肝根治,肝病不再是國病!
連馬英九都曾得B肝!肝基會歡慶成立28年 推動肝病篩檢、C肝根治,肝病不再是國病!
莫名血糖不穩、肚子痛小心是胰臟癌早期症狀!穴位保養助胰臟恢復功能 降血糖、治肥胖
莫名血糖不穩、肚子痛小心是胰臟癌早期症狀!穴位保養助胰臟恢復功能 降血糖、治肥胖
親子共學首選!臺灣金融演進史寶庫—中國信託文薈館喜迎第40萬人次貴賓
親子共學首選!臺灣金融演進史寶庫—中國信託文薈館喜迎第40萬人次貴賓
3步驟不再收到詐騙簡訊!安卓、iOS手機操作一次看
3步驟不再收到詐騙簡訊!安卓、iOS手機操作一次看
乳癌女業務割鼻瘜肉,驚見二度罹癌!1表自檢鼻咽癌風險 導航式螺旋刀新利器
乳癌女業務割鼻瘜肉,驚見二度罹癌!1表自檢鼻咽癌風險 導航式螺旋刀新利器
大腸癌分五期,在「這期」發現治癒率近100%!專家提供大腸癌1分鐘自我檢測,有「這4大症狀」要注意
大腸癌分五期,在「這期」發現治癒率近100%!專家提供大腸癌1分鐘自我檢測,有「這4大症狀」要注意
夏天就會看到的「三伏貼」是什麼?增強免疫力、改善過敏...真有這麼厲害?有什麼禁忌?一次解析
夏天就會看到的「三伏貼」是什麼?增強免疫力、改善過敏...真有這麼厲害?有什麼禁忌?一次解析

健康影音

健康跟著走
© 2020 健康跟著走.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