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曝「購物成癮」5特點!買到失控當心憂鬱、焦慮、強迫都上身
運動當心舒壓睡眠憂鬱焦慮失控藥物治療購物萎靡不振生活作息犯罪陳家駒成癮認知行為治療特點購物成癮強迫非理性購物購物狂個人失控錢財損失生活失常成癮治療理性消費不良購買情境 文章 參考資訊


接近聖誕節與新年,也到了許多民眾互相「送禮」的高峰期,不少人會選擇網購禮物,不僅商品種類繁多還方便又快速。醫生提醒,民眾在清空自己的購物車時,也需要注意購買心態與精神狀況,不要買成「購物成癮」。
看更多:天團隊長為何戒酒破功?4問題測「酒癮」你中了嗎? 喝到斷片該找醫師了!
男子賦閒在家 網購到耗盡積蓄
陳先生今年20多歲,大學畢業4年卻一直沒有找穩定工作,這2年更是因遇上疫情而賦閒在家,生活中除了起居飲食,大多在房內滑手機、看電視。最近更是經常用手機不斷購物,除將積蓄耗盡外,還開始欠下債務,讓媽媽十分擔心,便至精神科門診求助。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陳家駒表示,這情況很可能是罹患「購物癖」,一種強迫性購物的心理行為失當障礙,有時也伴隨著憂鬱、焦慮、強迫等同時發生,泛稱為「非理性購物(消費)」,也稱作強迫性購買症、購物成癮、購物狂。
看更多:睡不著、失眠、易醒該吃安眠藥嗎?吃了怕上癮?醫師教你「1招」避免藥物依賴
「購物成癮」5大特點 你中標幾項?
陳家駒指出,購物成癮有5個特點:
●花錢時沒想過自己有多少錢。 ●買的東西不一定真的需要。 ●買了很多的東西都沒用,但同樣的東西還在重複購買。 ●要購物消費才會感覺快樂。 ●購物後經常覺得後悔。
發現自己有前述特點且影響到日常生活造成財務問題時,就很可能是「購物成癮」的徵兆。若不多加治療甚至會導致個人失控、錢財損失、生活失常、萎靡不振,個人剩餘價值不斷被剝削掏空,最後沉淪於犯罪。
看更多:女性憂鬱、焦慮、嗜賭成癮常同時出現!2招自我診斷是否賭博上癮
購物方便反成「癮」
陳家駒進一步指出,引起購物癖(非理性購物)的因素有:
1.消費購物者因素。 2.商品質量價格因素。 3.消費購物環境不良影響。
因消費者與商品價值關係扭曲失衡,或是患者本身的定力、心態狀況不佳,無法辨識商品價值與價格是否相符,加上不良的購物環境(如網路購物)、各種強勢推銷的誘惑與信用卡、線上支付便利,更讓患者即使無法看到實際物品,仍忍不住要瘋狂購買。
怎麼治療「購物成癮」?
陳家駒也提到,在治療購物成癮上,會先透過行為成癮治療、藥物治療、認知行為治療等,多管齊下來改善購物成癮的情況,並逐步建立理性消費行為及生活習慣,遠離不良購買情境。堅持需要的消費而非想要,學習辨識商家商品真假虛實,價格與價值是否合理,了解認清各種誘惑詐欺陷阱。
陳家駒也提醒,患者除了要接受醫師治療外,也要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充足的睡眠、適量的運動、適時紓壓與學習培養正確的理財觀念,這些都有助於改善成癮的情況。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書田診所
→字體放大好閱讀,收藏文章更便利!點我下載【健康2.0 APP】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
購物成癮憂鬱症作息不正常調整睡眠不足後遺症一直想買東西怎麼辦多巴胺不足如何補充購物狂治療方法憂鬱症亂花錢作息不正常定義購物成癮量表睡眠時間不固定 愛之味油切綠茶中壢整骨dcard淨斯本草沖調飲用即溶包
產後2個月快速瘦身!明星治療師靠4招消除萬惡水腫挑戰跑馬拉松3招熱身防受傷
多運動對身體好,但前提是不要有運動傷害。喜愛跑步的物理治療師胡逸惟在網路節目《醫師的機智生活》中分享3招運動前必做的...
吃白蘿蔔減肥、抗癌、保肝、改善高血壓!營養師曝1部位營養高4倍這樣煮當心營養流...
白蘿蔔被譽為「平民人蔘」。營養師高敏敏指出,白蘿蔔營養價值高,可減肥、抗壓、順暢、抗癌、保肝、改善高血壓,而白蘿蔔葉...
骨質流失要補鈣!營養師曝鈣質5大功能存骨本、護心、強化牙齒7種食物吃起來"
許多長輩會選擇補鈣預防骨質流失!營養師王證瑋表示,鈣是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屬於巨量礦物質之一,不僅有助於骨骼健康,同時...
台中市長盧秀燕驚傳髖關節清出大小血塊!換過人工髖關節為何復發?醫說平常要做這...
台中市長盧秀燕日前不慎跌倒,傳出髖關節舊疾復發,醫師花了3小時開刀幫她取出髖關節內的血塊,等待復原中。盧秀燕在2020年...
我的骨頭被癌細胞吃掉了!32歲得骨癌,醫師截肢失控痛哭:我是運動健將怎麼會罹癌
photos放大顯示照片提供:方舟文化出版社細胞病變,一定是生活出了錯細胞病變,一定是生活出了錯「陳醫師,今天晚上七點老地...
膝蓋痛就不運動?小心反使關節更退化!中醫針灸治療可改善運動做好3件事舒緩不適
62歲李先生從年輕時就喜歡戶外運動,但近來常覺得膝蓋疼痛,擔心是膝蓋退化,於是至骨科就診,診斷為初期的膝蓋退化,服用消...
73%兒童確診後長新冠,症狀排名首揭露!逾4成咳不停掛1號可看多科醫師
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各地都發生染疫康復後,持續有身體不適的「後新冠」或「長新冠」症候群,但多數研究是針對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