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睡覺腳抽筋、手腳冰冷?中醫授泡腳「加2料」有效改善 3助眠操防抽筋
運動補氣睡眠障礙穴位按摩助眠手腳中醫睡眠抽筋周宗翰泡腳 文章 參考資訊

天冷時,身體血液循環變差,許多人連晚上睡覺手腳都冷冰冰的,有些年長者還會出現腳抽筋的情況。對此,中醫師周宗翰在健康主播鄭凱云主持的網路節目《如果云知道》中,教大家如何用泡腳及一些簡單的穴道按摩,來幫助睡眠。
晚上常抽筋?小心是身體循環差
周宗翰表示,身體循環變差影響睡眠,最常出現的情況就是抽筋,腳可能在半夜2、3點突然抽筋,很痛很不舒服。老年人睡覺抽筋,就是因為身體循環愈來愈差,人在過了更年期,身體代謝開始慢慢變差,容易產生氣滯血瘀的問題,而泡腳可以幫助舒緩這類睡覺抽筋。
泡腳改善手腳冰冷、防抽筋
可以在睡前準備泡腳桶加水,水溫約落在38~42度之間(勿超過42度,否則會超出人體可接受範圍),泡腳的位置在膝蓋以下,能泡多高就泡多高,泡10到15分鐘。
周宗翰說明,膝蓋以下伴隨肝經、膽經跟腎經的循行,藉由經絡的循行,可以改善身體的循環,這樣晚上就不會有抽筋的問題。若在睡前泡澡更好,但有些民眾家中空間不夠或是沒有泡澡設備,以泡腳取代即可。
看更多:睡不好當心三高、失智!失眠別先吃安眠藥 醫曝6招睡眠祕訣
泡腳水時加「2種料」更助循環
1.薑
周宗翰表示,泡腳時,可以在泡腳桶裡加薑片,薑有促進循環的效果,且有溫通的形性。在中醫治療上,若腳踝不舒服,或是膝蓋有痠脹的風濕腫痛,可以用薑療做調整,也就是把薑片放在疼痛處,再把灸放在上面,即中醫常用的「薑療」;一般民眾在家不太適合做薑療,因為艾灸的煙會到處竄,甚至產生PM2.5,此時就可以把薑磨成泥放到熱水中再泡腳。
2.鹽
若是覺得用薑很麻煩,也可以加鹽。周宗翰表示,中醫有個說法叫「鹹入腎」,當腎氣被激發,身體循環跟人體功能就能更活化,促進身體的血液跟氣血流暢。當腳上的湧泉穴受到鹽的刺激,身體循環活絡起來,晚上就比較不會抽筋。
看更多:泡腳能緩靜脈曲張!中醫教「4泡腳藥方2茶飲」幫你紓壓、助眠、治腳臭
如何判斷自己腎氣不足?
周宗翰表示,腎氣不足會導致身體機能衰退,通常出現在更年期後,或是年紀大的人產生風濕關節腫,就被歸在腎虛的體質。
要辨別自己是否腎氣不足,方法很簡單,就是觀察自己是否怕冷或容易疲勞,特別是有手腳冰冷、容易累、年紀相對大的人,可能就是腎虛。這類人泡腳時加一點鹽,晚上比較不會抽筋。
看更多:醫揭連續3晚打鼾要留意!白天嗜睡、晚上鼾聲如雷恐有「猝死」風險
缺鈣也會造成睡覺抽筋 2招助補鈣
除了循環不好會引發抽筋,周宗翰指出,「缺鈣」也是造成抽筋的原因之一,這類人可以在睡前補充一點鈣片,或是在睡前2~3個小時喝杯熱牛奶,注意不要在睡覺前喝,以免睡前喝太多水分導致夜尿的狀況。
看更多:睡眠軟糖、褪黑激素無法幫助睡眠!過量恐血清素中毒、影響生殖內分泌系統
睡前3助眠操 按摩穴位改善循環 手部助眠動作
想要幫助入眠,周宗翰表示,可以透過「甩手」讓循環變好;還可以做「十指操」,首先雙手平舉輕敲手掌側邊,再來手掌朝下,雙手輕敲「合谷穴」,之後手指伸直交叉互相握合,重複到手掌感覺熱,此動作可幫助刺激經絡,如心經、肺經、心包經、三交經;尤其要按揉手掌的「勞宮穴」,可改善睡眠效果。若要改善腳部循環,則要按摩足底的「湧泉穴」。
頭頸部助眠動作
另外,睡眠不安穩也可透過按摩頭頸部穴道改善頭部循環。首先是顏面上的動作,食指、中指併攏從魚頭穴(眉毛前端)開始輕輕按揉,漸漸移動至魚腰(眉毛中間)、魚尾(眉毛後端),再從魚頭出發,以食指指腹慢慢往額頭向上推揉、拉提(不要往下,以免產生皺紋),之後沿著髮際線往「太陽穴」方向按。幫助放鬆太陽穴,就是放鬆整體筋膜。
接著按摩頸部,從額頭髮際線慢慢往脖子後方的方向輕敲,中間經過「百會穴」時稍微停一下、原地敲擊,再沿著膀胱經跟膽經往後敲,用雙手食指按揉「風池穴」,再沿著風池穴往下,以指腹搓揉大椎穴,放鬆肩頸。
看更多:起床腰痠、脖子痛!海草舞+雙人運動 拉開椎間盤、舒緩韌帶和肌群
◎ 諮詢專家/周宗翰中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搜尋 反射區 共找到49 筆文章. 文章 疾病 藥物 醫材 · 2022-06-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解決新冠失眠!中醫師教你6大處方...按摩頭部好「神」穴、沖泡助眠茶飲,睡好 ...
3 小時前 — 對此,中醫師周宗翰在健康主播鄭凱云主持的網路節目《如果云知道》中,教大家如何用泡腳及一些簡單的穴道按摩,來幫助睡眠。 晚上常抽筋?小心是身體循環 ...
肌肉痙攣預防抽筋中醫安眠穴功效失眠穴腳底快速去除體內濕氣腳抽筋吃香蕉排濕氣穴道腳趾抽筋解決方法周宗翰醫師抽筋醫砭 台灣臭的食物黃金錠祛濕 中醫 治療
他67歲看起來像40歲!內分泌權威:少吃比運動更重要,特製腰帶吃八分飽
台大名譽教授張天鈞是國內甲狀腺、內分泌翹楚,專門處理壓力引起的疾病,病患稱他「壓力專家」。常幫人解決壓力疾病,自己有...
胃食道逆流養生食材大公開!「4穴位」強化腸胃機能拒絕火燒心、溢赤酸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有1/4的人口罹患胃食道逆流,輕微的症狀包括慢性咳嗽、喉嚨沙啞、胸悶等,嚴重時則會有「...
想要健肺、練氣管該如何做?醫授5運動強健呼吸系統、改善自律神經
想要鍛鍊喉嚨、強健肺部?家庭醫學科醫師王健宇表示,想要強心肺建議練習肺活量,可利用噘嘴式呼吸提升腹部功能,並以腹部呼...
咳嗽好不了,竟可能讓你「骨盆底肌」鬆弛!婦產部主任解析「7原因+3項預防運動」
photos放大顯示老化或更年期也可能造成骨盆型態與身體組織的改變,甚至出現骨盆鬆弛。其他造成骨盆鬆弛的原因則有長期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