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內臟脂肪消失術!醫師推多吃「這種纖維」幫你輕鬆減重、降血糖
血糖醫師脂肪內臟脂肪內臟纖維消失飢餓素降血糖升糖指數不可溶性纖維蕭捷健可溶性纖維短鏈脂肪酸 文章 參考資訊


在餐前先攝取可溶性纖維,竟可以幫助減掉內臟脂肪!醫師指出,多攝取可溶性纖維不但能減緩熱量吸收,降低食物的升糖指數還能減少飢餓感,使減重過程更輕鬆。
可溶性纖維有助減掉內臟脂肪
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指出,發表在肥胖期刊上的美國研究指出,攝取10克可溶性纖維質的患者,在透過斷層掃描檢查腹部脂肪,發現內臟脂肪比未攝取者減少7.4%,皮下脂肪減少3.6%。同樣的,紐西蘭研究也發現,在麵包中添加10克可溶性纖維質,竟可以將受試者的飯後血糖降低35%。
看更多:肚子又肥一圈?多吃這種顏色蔬菜 減少內臟脂肪!專家5招甩脂肪肝、腹部肥胖
什麼是「可溶性纖維」?
蕭捷健進一步指出,可溶性纖維是一種可以與水混合形成膠狀物質的纖維,有點像大便中的水泥。通常來自蔬菜、洋車前子、蘋果、柑橘、毛豆、綠豆、碗豆等。相對地,不可溶性纖維比較硬,無法溶解在水中,有點像大便中的鋼筋,例如糙米的米糠就是不可溶性纖維。
看更多:體育老師天天運動體脂竟25%!這樣吃4個月狂瘦20公斤、逆齡22歲
可溶性纖維有4好處
蕭捷健表示,在減肥時多吃可溶性膳食纖維有這4個好處: 1.減緩熱量吸收
可溶性膳食纖維能在腸道內形成一層保護層,減緩食物消化的速度,讓飽足感維持很久一段時間,減少進食量。同時,可溶性纖維也能夠降低膽固醇的吸收,進而降低內臟脂肪的積聚。
2.降低食物升糖指數
吃太多高升糖指數的食物,血糖忽高忽低,容易吸收快,進而容易感到餓。簡單來說,吸收快容易餓的體質,就是易胖體質。可溶性纖維能夠和水結合形成膠狀物質,這個過程會使食物在消化道中停留更長的時間,進而降低食物的升糖指數和減少食欲,變成吸收慢、不容易餓。
3.產生短鏈脂肪酸
腸道好菌能夠把纖維變成短鍊脂肪酸,短鏈脂肪酸可以調節腸道的發炎,還能夠調節脂肪代謝。此外,短鏈脂肪酸還能促進血清素的製造,調節身體的飽足感。因此,攝取含有可溶性纖維的食物不只能使食物在消化道中停留更長時間,還可以幫助身體產生更多的短鏈脂肪酸,達到減重的效果。
4降低身體產生的飢餓素
可溶性纖維可以降低身體產生的飢餓素並增加飽腹感激素,例如膽囊收縮素、腸泌素GLP-1和肽YY。可以讓我們的飢餓感降低,進而降低體重的平衡點。
看更多:營養師揭「4肥肚」形成關鍵!腰腹部太胖 恐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
纖維要吃多少才有效?
蕭捷健提醒,除了可溶性纖維,不可溶性纖維對腸道健康也非常重要,不可溶性纖維可以幫助形成糞便的主要架構,同時也能刷洗掉腸道中老舊的粘膜細胞,降低直腸疾病的風險,然而,我們一般的飲食主要缺乏的是可溶性纖維。
想要攝取足夠的纖維,每餐至少要有1碗糙米飯、2碗蔬菜和1個水果,大約有12克的纖維。如果沒有吃飯和水果,那就得靠蔬菜補足。根據美國農業部的議,男生每天應攝取30到38克的纖維,女生則是每天20到25克。因此,想要讓減重過程更輕鬆,除了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也要吃到足夠的可溶性纖維。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蕭捷健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膳食纖維消除內臟脂肪的運動燃燒內臟脂肪這招竟比運動有效短鏈脂肪酸來源降血糖穴位不可溶性纖維食物降內臟脂肪水果糖尿病患每日膳食纖維建議量為快速降血糖的方法血糖高飲食禁忌 台南 診所推薦自律神經失調診所ptt自律神經 診所 推薦
武漢肺炎》酒精、消毒水大缺貨!兒科醫師教你DIY消毒水、如何消毒
photos放大顯示DIY武漢肺炎消毒水製造方法武漢肺炎的疫情持續擴大,確診人數一直不斷在增加,普羅大眾的我們要怎麼樣預防呢...
出現黃綠鼻涕≠感冒變嚴重!兒科醫師教你正確認識「鼻涕顏色」的意義
photos放大顯示「清清淡淡的鼻水?黃鼻涕?綠鼻涕?那一個最嚴重?」住院醫師時,跟著大醫院的老教授學習,當我希望從他身上...
腦中風發作又急又快!中醫曝10大方法預防中風這些危險因子要注意
腦中風是一種急症,往往來得又急又快!其中又以45歲以上男性、55歲以上女性,為腦中風高危險族群。中醫師謝彌堅表示,會引起...
蓮霧可控制血糖?醫師曝蓮霧「利尿排毒」驚人效果!這樣吃還能減肥"
每年11月到7月是蓮霧的盛產季節,到處都可以看到漂亮的蓮霧。醫師表示,蓮霧不只好吃,還有五項好處,包括改善便祕和腸道環...
換季過敏怎麼辦?醫師教你生活中「3不2要」跟搔癢、噴嚏和鼻水說掰掰
每次換季都很容易噴嚏打不停、鼻水流不完嗎?惱人的過敏症狀該如何改善?醫師建議,要改善換季過敏,首先要避開食物過敏原,...
香港歌手跳樓》自殺率居精神疾病之冠!「躁動又憂鬱」就是躁鬱症?醫師教你7症狀判斷
photos放大顯示曾獲2017金曲獎最佳編曲人獎的香港歌手盧凱彤,日前跳樓自殺過世,從她生前自我揭露的病史可知,她原先被診斷...
影帝糖尿病全身虛要人扶!萬梓良站不穩,醫曝3原因糖尿病暴瘦無力光控三高還不夠
以電影《大頭仔》奪下金馬獎影帝的香港男星萬梓良,今年才65歲,但日前他參加商業演出時,卻被發現在上台前身旁兩側必須有壯...
脖子上有腫塊,要看耳鼻喉科!醫師教你用外觀初步判斷:腫塊是良性還是惡性
photos放大顯示頸部,也就是脖子,是人體相當重要的部位,因為內含頸動脈、神經、淋巴結、咽喉、肌肉、甲狀腺、脊椎等重要器...
月經不規律又變胖?可能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婦產科醫師點名「3大症狀」揪出...
photos放大顯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女性相當常見的內分泌問題,依據國際通用的診斷標準,其盛行率佔育齡女性的6~10%左右...